昭君出塞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2000多年前,一个美貌非凡的普通女子顶风冒雪,自愿踏上了出塞和亲的征途,从此以后她就像是一轮皎洁的明月世代吸引着各个阶层的人们。昭君出塞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局势,成为了汉匈两族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赢得了世代各族人民的尊敬,被誉为民族友好的使者。
昭君家湖北省兴山县宝坪村,在这里有着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共同形成了天、地、人文和谐的自然环境,昭君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成长起来的。在昭君的家乡出现过两位千古流芳的人物,一位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另外一位便是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历代文人墨客经常把昭君和屈原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不仅是有同乡之因,也可以说是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滋养着王昭君。为昭君日后和亲安国福泽百姓做了思想上的铺垫。

秭归县辖地属南郡,至辽宋时期有关昭君故里的记载内容就更为丰富详细了。宋人所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所记载,在不同时期对于昭君故里有着不同的称呼。如兴山、南郡、秭归等。
左手边我们还原了昭君故里、闺房、厅堂以及厨房样貌,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家具是昭君博物院早期从湖北各地区征集而来的都是民国时期的家具了,在昭君的家乡门前有一条晶莹剃透的香溪河,它因为昭君浣帕异香而得名,香溪 一夕绿叶香江水,百代营非要胡经。
青山县地处秦巴山脉的南部,是南北地质文化地貌交融之处,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巴楚文化,多个民族在这里聚居,形成了更为宽广的民俗和思想氛围。
昭君在家乡生活的时候远近闻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谈得一手好琵琶,现在我们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便是昭君位于家乡抚琴台上弹奏琵琶的情形,昭君姑娘在16岁的时候已经是出落得亭亭玉立,有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游的美誉形容王昭君长的比花朵还要美。旁边我们还原了昭君家乡楠木井的景观,楠木井据说是昭君和老百姓们一起开凿的一口泉水井,因井中有一根千年不朽的楠木而得名,井中的井水更是四季不绝、甘甜可口,但他的家乡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女子饮用其中的井水就会长得和昭君一样美。1992年楠木井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君在家乡生活到了16岁,在公元前37年的时候,汉元帝诏示天下遍选秀女,向昭君这样美名远播的女子自然难以逃脱,此次选秀纵有万般不舍,难以违抗皇命,只能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泪别了父母,一路前往长安,我们今天的西安市当时历时了有三个多月才到达。
关于昭君故里的内容,我们先介绍到这里,在昭君的家乡一草、一木都深受他的影响,所以流传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一下展厅,我们去了解这一位2000多年前的绝代佳人,如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演绎出了一段胡汉和亲的佳话。
昭君在公元前37年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入驻汉宫,在西汉的200多年里,这里曾是东西方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堪与西方罗马城媲美的国际化大都市。昭君在宫中生活的这一段时间,就听闻到了解(jie)忧、细君两位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国和亲的事迹。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长达50年,并且三任乌孙国母。他为汉与乌孙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昭君一直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染着,为他日后出塞和亲更坚定了信心。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一位威风凛lin凛的帝王,他是汉朝的第9位皇帝汉元帝刘世,昭君便是在这一时期主动请行出塞和亲的,旁边为我们展现了日本的真本设色王昭君图,它可是日本的国宝之一,现在与日本的志道博物馆当中,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画中的女子,包括第1位穿白色衣服的王昭君,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形画的都是稍许丰腴些呢?这也展现了日本对于汉代女子王昭君的审美观。
昭君以良家子的身份成为了汉元帝的待诏,所谓良家子出生平常老百姓家的清白女子,在西汉后宫制度表当中并没有待诏这一官职,待诏等待皇帝的召见。昭君的身份等同于宫女,在后汉书中有所记载,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就在公元前33年的时候,位于匈奴的第14位首领呼韩耶单于来到了汉朝,愿婿汉室以自亲。汉元帝召五女以示之,在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已经是和初期不同了,初期所采取的是以和亲为主的政策,汉匈和亲内容如下,将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yanzhi正亲),汉匈边塞开放关市,是汉与匈奴结为兄弟之邦。到了中期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力强盛、国库充盈,我们以防御性战争作为解除匈奴入侵和威胁的手段。在双方百姓迫切渴望和平之时,昭君出现了,她主动请行出塞。在王昭君出塞之前,我们汉朝有没有远嫁到匈奴的公主或宗室女呢?各位观众,我们现在就来西汉的和亲表当中找一找答案。我们在这里就可以找一找,在这一时期我们汉朝远嫁到匈奴去了多少位公主和宗室女,昭君心系双方百姓的和平友好,她把个人命运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了一起,于公元前33年的时候主动请行出塞,汉朝十分重视这次和亲,举行了临辞大会为他们送行。临辞大会上,汉元帝第1次召见了王昭君,关于昭君在临辞大会上的情形,在后汉书的匈奴传当中是这样记载的:形容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耸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
昭君在呼韩耶单于和士兵的簇拥下,从长安出发,他们身现了广袤的大草原。昭君以一个女子的身份背井离乡、远嫁异域,其中遇到了种种的艰难险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更多想到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探究和平友好,比忧闭长门,做白发宫女要有价值的多。
这幅巨型油画给我们展现的便是昭君在出塞途中的情形。昭君从长安出发,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西安,他经过了北地郡,甘肃的庆阳、上郡陕西的榆林、西河郡内蒙古的东胜、五原郡内蒙古的包头翻过了阴山山脉,一路到达了外蒙古的单于庭,当时历时了有7个多月才到达。
历朝历代咏颂昭君的诗句是非常多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有这一首,比如杨凝的明妃怨:“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驼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昭君距我们现在为止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留给我们观众的形象,是不是像画册当中所描绘的这样,身披红色暖篷、怀抱琵琶、顾盼回眸的形象呢。旁边为我们展现的是汉代的车马出行图,各位观众,我们现在看到这幅出行图的时候,会不会好奇昭君出塞所乘坐的是何种交通工具?我们现在就来想一想,昭君在出塞之前,他是一直深居宫中的,如何能骤然学会骑马或骑骆驼呢,所以昭君以坐马车出塞是最为接近事实的。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汉代的马车是长什么样,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仿汉代的摇车,这种车以四面敞棚为特点,因车厢小,故车速快,所以它又称其为轻车。
旁边展柜当中给我们展现的是在内蒙古包头朝湾汉墓所出土的汉代瓦当。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并且种类是更为丰富的,它属于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遗产。这一组就为我们以四夷尽服、单于和亲、单于天降为纪要作为昭示内容,他就展现了并且记载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这些重要的事件。
(曾有游客提问)王昭君是嫁给了蒙古族吗?蒙古族和匈奴是一个民族吗?首先王昭君她嫁给的不是蒙古族,他嫁给的匈奴,有关匈奴和蒙古族是一个民族吗?在“马背上的行国”主题将为大家详细的来解释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下面展厅,我们来了解王昭君到达单于庭之后,被呼韩耶单于封为的宁胡阏氏,能给汉朝和匈奴带来和平以及安宁的一位皇后,可见呼韩耶单于对于昭君的宠爱和期盼之情。她到达匈奴之后,教会匈奴女子挑花绣朵的技巧,带去了很多西汉的先进生产力,受到了匈奴人民的爱戴。这幅油画是在2010年由著名画家左国顺赠送给我们单位的,他就展现了王昭君远嫁塞外之后和匈奴人民生活非常融洽的场景,昭君出塞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王昭君和呼韩耶单于幸福的生活了两年,生有一个儿子,他对于自己出塞的使命贯彻始终,安心在匈奴过着住穹庐、衣皮毛、食畜肉的生活。可惜的是在两年之后呼韩耶单于便去世了,在匈奴那里一直存在着一个习俗称之为收继婚。父兄死子弟可以继承其母即嫂,匈奴是即为珍视人口和土地的,在乎血统的纯正,收继婚将人约束于了本氏族之内,这样防止了财产和人口的外流。但昭君毕竟是作为一个汉朝的良家子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对于她来说有悖伦理他不愿遵从,像汉朝上书汉成帝没有答应昭君另起从胡俗,这也就表明汉朝尊重匈奴的风俗习惯,更珍惜我们汉匈之间的友谊。于是王昭君深深的领会到了这一旨意,便打消了回汉的念头,以汉匈友谊为重,在呼韩耶单于去世之后,嫁给了第一任丈夫。 复株累若鞮单于,与之生活11年生有两个女儿,这幅油画为我们展现的是长城下面的边塞小镇,各族人民相互贸易的情形。昭君出塞给我们带来了“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在昭君逝世后,昭君的子女们仍然为汉匈和平友好在努力奔走着。祖孙三代当时为汉匈友好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汉末,王莽篡夺的政权造成了汉匈关系紧张,如扁擀匈奴单于印为匈奴单于章,妄图斩杀匈奴士子等。双方战争一触即发,就在这时,昭君的女儿女婿们挺身而出,设法离合,缓冲了双方紧张的时机。祖孙三代巩固了汉与匈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这边我们看到的是昭君的子女表,各位观众对于昭君子女肯定是非常感兴趣了,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王昭君与第一任丈夫所生之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了右日逐王 。长女须卜居次云,次女当于居次。居次是公主的意思,两个女儿的姓氏随匈奴丈夫。两个侄子王熙被王莽任命为了和亲侯,王萨被王莽派遣为出使匈奴的使节,由此可以看出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家庭关系进行的,由此可见,昭君在汉匈关系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君为汉匈和平友好播下了种子,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汉匈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名垂青史。
在中国历史上,昭君是一位为汉匈和平友好作出贡献的伟大女性。在民间传说中昭君是美的化身,自汉唐宋以来,咏颂昭君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等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特色。在2019年9月27日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就曾这样说道: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的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wo、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
各位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有关于昭君出塞陈列馆的内容我们先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各位观众请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步入陵寝区,欣赏青冢佳境的风光。各位观众朋友们,我们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昭君博物院是经过了前后4次扩建,主要由三个核心部分所组成,一个是我们刚才所进入的新建博物馆区,以及我们即将要走入的陵寝区,接下来在墓底的后方还开设了一个占地300亩的昭君游园区三个板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目睹王昭君墓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