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公主府是享有西出京城第一府美誉的和硕恪靖公主府。和硕恪靖公主府建于康熙42年,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保存,它的建立是康熙皇帝为其第六女恪靖公主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多伦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所建造的,和硕恪靖公主府是现今全国唯一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公主府,也是从北京往西唯一的清代官式建筑,素有西出京城第一府的美誉。2001年国务院公布公主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举办专题陈列,推出了全国唯一的清代公主府博物馆。
现今公主府的陈列大致分为三部分,您可以看到在于中线段,寝宫和敬宜堂是恢复了原状陈列。在西线,我们会为您介绍公主府以及和硕公主的平生。在东线我们会为您介绍到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以及喀尔喀蒙古的情况。
和硕恪靖公主府现今保存大约有20余亩田地,约1.8万平方米的占地,是以中轴对称典型的四进五重院落。我们现在所处到的位置便是在公主府一进院之内,在我身后,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建筑,它为公主府一进院的第一道门,所称为仪门。仪为仪表的仪,有着整理着装的含义。此门面阔三间前后都有门。当时只有地方官员及重要访客的到访才会开启,恪靖公主会在里边去直接迎接宾客。
那其它时间我们会走到两边的髓腔门,也就是阿斯门通过。您随我来到仪门的边上,可以沿着我手的方向向上方看,这里拥有一块香岩砖雕的保存,此砖雕是我们府保存最为完整并且最有意义的一块。它的意义在哪呢?您可以看到整体的外围是用松竹围绕着里边,拥有五只绵羊,五只绵羊寓意恪靖公主乙未年生人、生肖属羊,并且是5月的生辰,松竹寓意富贵吉祥。在羊的下方段标有了海螺,海螺的数量为四,这寓意公主是排行第四的。开始我有说到,公主为第六女,但是这里我又称她为四公主。这个问题啊在之后的讲解中会为大家揭晓答案的。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便是300年前公主府整体的复原场景沙盘图。
三百年前康熙皇帝选址翁拱顶以南归化城以北六百余亩田地作为居所来使用,所以300年前的公主府的总占地是有着600余亩田地的。它的整体以后方的大青山为屏,前边有两条河渠环绕,分别为扎达海河与艾不盖河,两条河将公主府环绕之中,民间称此地为二龙戏珠之地,在风水上讲就像是一个聚宝盆的样子。
在绥远通志稿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去形容公主府,后枕青山、前临碧水,建筑与风景之佳为一方贯,现今很可惜,保存下来的仅是居中段您可以看到的这一块比较大一点的主体,从前方影壁直至后方后罩房,大约有了20余亩田地,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分别为影壁、府门、仪门、敬宜堂、垂花门、寝宫、以及后罩房。前方此影壁的保存也是较有含义的。他长达24米,下面的基础用磨砖雕刻出有49根立柱,据说上方朱红色的照壁象征大清皇朝,下方49根立柱,象征当时漠南蒙古的49个旗,共同拥载着大清皇朝的含义。
那讲到这里啊,你也许会问到,我们的公主为什么要嫁于漠北这么远的地方来呢?
首先的一个原因也要讲到一个政策,满蒙联姻的政策,满蒙联姻的政策贯穿于清朝发展的始终,在清入关前形成定制。满蒙通婚的数量在当时达到了595次之多,将皇城的公主及格格下嫁于蒙古的有432人之多,迎娶蒙古王公贵女163人。我们的恪靖公主是第一位出嫁于漠北的公主,她开创了漠北与清廷联姻的先河。
那还有一个原因呢,要说到当时北疆的局势了,16世纪末,蒙古以大漠为界,一共分有三大部分,分为漠南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以及漠北喀尔喀蒙古。
漠南蒙古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归顺于大清朝,它的地理位置与现在的内蒙古大致相同。漠北喀尔喀蒙古紧邻俄罗斯,是北边重要的一道屏障,其分别有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以及札萨克图汗部,他们是以土谢图汗部为首的。在皇太极时期喀尔喀蒙古已对清廷有所进贡,有所来往,但是并没有完全归顺于大清朝,北疆未定,俄国沙皇便在北边不断造成侵扰,想吞噬中国的领土。而此时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势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想统领蒙古各部。俄国沙皇便极力拉拢葛尔丹,在康熙27年对喀尔喀蒙古进行了火力攻击,此时喀尔喀蒙古中的土谢图汗部以及札萨克图汗部是发生了严重的内讧的。在此内忧外患之下,喀尔喀蒙古请求内附于大清朝。康熙30年以多伦诺尔会盟为标志,喀尔喀蒙古正式进入了清朝的版图。为了边疆的稳定,康熙皇帝于康熙29年、35年、36年三次亲兵率征准格尔,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漠北统一之后,为了巩固漠北的安定,联姻成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将女儿恪靖公主嫁予了土谢图汗部查不敦尔之孙敦多部多尔济;
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来到外围,我们可以看到仪门的边上有两个小的建筑,它为民国时期所建造。那300年前一进院的建筑只有仪门这一道门的,再到前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道小门,它称作阿斯门。阿斯为满语,翻译过来为旁门侧门的意思。1922年,绥远省政府在此创立了归绥师范学校,所以后期的公主府是一直做学校来使用的。
通过阿斯门,我们现在来到公主府的二进院了,您可以看到公主府的二进院有正殿、东西配房、厢房、以及小耳房组成,并且每一个正殿的前方都拥有两口大铜缸,他称之为门海,寓意门前有大海的意思,常年会在缸内注满水,为府内的建筑是起到一个消灾防火的作用的。所以门海为消防用具。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二级院的正殿静宜堂来进行参观。
静宜堂又名议政厅。它的得名是因康熙46年公主下嫁漠北10年之后,康熙皇帝为寻漠北视察,又来到了内蒙古的境内,与女儿相见,并写有静宜堂三个字,因此而得名。静宜堂是和硕公主接待宾客、礼戴下属的地方。公主来到归化城以后,经常在此与衙门官员谈论政务、探询民情,所以在民间对公主有了海蚌公主这样的称呼。“海蚌”一词源于满语“勃”,汉译为参政、议政、参谋的意思。您还可以看到的在正殿之中,这里有一个红色的垫子,就要说到300年前,即使归化城的都统来到了公主府,都会先在前方进行叩拜之礼得到允许两边次座,他们才可以开始谈议正事的。所以静宜堂便是恪静公主的办公之地了。
我们接下来参观到的是公主府二进院的西厢房,来到公主府的外围,我们可以向上方来看,房屋上方边上垂脊,有一排小的脊兽。您可以看到排列在最前端的为骑凤仙人,后方依次有5只小脊兽,它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他们是希望皇家威严、通天入海的意思,也像是一排小的消防员。其真实的作用是固定瓦片的木钉上方装有装饰。您可以看到古代建筑骑凤仙人后方的脊兽都是以单数形式来出现的,会有3只、5只、7只以及9只,古代人认为,单为阳,阴为双,所以都是单数形式来出现的。只有一处地方拥有10只脊兽的体现,便是故宫太和殿之上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二进院西厢房之内,恪靖公主于康熙36年11月出嫁,出嫁之后,与额驸前往漠北定居,但是因为公主出嫁之时正值冬日,出嫁后不久便怀有身孕,所以公主与额驸后来便一直居住在京城,由内务府为其购置的宅院之内。康熙三十八年,祖父查封敦尔济去世,次年公主与额驸起程回到漠北,以长孙的身份继承了土谢图汗的位置。可能是因为地处荒凉,战后遗留问题很多,一年之后公主便回京居住。康熙42年,康熙皇帝选址归化城以北600余亩田地来建造公主府。康熙44年公主府建成,11月公主入住于此。那这里您肯定也会问到公主应该是嫁于漠北的公主。那他为什么居住地会居住在漠南呢?
其实康熙皇帝选址归化城并非偶然,公主出嫁正是平定准格尔的关键时期,局势未定,归化城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归化城为交通枢纽,商业之繁荣离北京也是比较近的。漠南同样是控制漠北的军事要塞,所以公主入驻于此也是有着一个内通京师和外联漠北的作用的。这里便要说到公主的特殊性了,她是一位嫁到漠北却常年居住于漠南的公主。公主出嫁之后,康熙皇帝为了保证公主的日后生活,为他分支了48370亩的胭脂地作为赡养之用,这块地方在于清水河的境内,公主在清水河的时候,为当地的百姓兴修水利、整治农田,她建造了青龙渠。人们为了褒奖公主这样的美德,纪念她这样的美德,便为他矗立了一块碑。德政碑上方写有四公主千岁千千岁的字样。
恪靖公主府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保存了,我们的房屋屹立不倒,要归功于的便是他的地基。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公主府的地基模型,旁边一块小的为公主府真实的地基街区,公主府的地基采用为大开挖式,又称满堂红,他会用三合土来夯实。三合土为白灰、黄土、沙子三种原料夯实,每夯实30公分,会灌注糯米汤来进行加固,然后它的上面会抹一层白灰,进行磐彩,一共磐彩了5次。所以迄今为止我们府内塌陷最深的一处是仅仅有6毫米。
在搭建地基之前我们还会做一个宗教性的仪式,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一个模型,它称为童子夯,是由前方一位成年男子施彩绘,后方带领十几个男童,去跳起一个宗教性的舞蹈,可以叫做跳不查,也可以叫做跳布塔,它起到的作用便是为整座府邸主人祈福,讨集彩。
其实呢,公主来到内蒙古居住,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公主府三迁这样的传说。传说中讲到,公主来到内蒙古第一次居住的地方便是在于清水河的花园巷境内,不久之后搬迁到了扎达海河附近的一处宅院之内,第三次入住于公主府,这便是公主府三迁的传说了。
我们一直有说公主府。接下来要为您介绍一下我们公主府的主人,和硕恪靖公主。和硕恪靖公主,她生于康熙18年的5月29日,其亲生母亲为贵人郭络罗氏,公主并非由亲生母亲来抚养长大的,而是由母亲的亲姐姐康熙的宠妃宜妃去抚养长大。所以啊我们的恪靖公主同样是深受康熙皇帝宠爱的女儿。我们刚才说到公主,她是第六位女儿,却称她为四公主,这是为什么呢?清廷规定伤者不记排名,伤是去世的意思。年幼夭折的皇子皇女是不予以其排名的。公主为康熙皇帝的第六位女儿,但是在他之前,大女儿、二女儿以及四女儿是早年去世夭折的。公主的排行理应第三,但是因为康熙皇帝的养女、恭亲王的女儿纯禧公主,按年龄来排她为老大,并一直视为长公主,所以公主的排行便是第四名,我们会称之她为第六女四公主。我们的公主在12岁之时被晋封为了和硕公主,和硕的含义为一方之意(满语)。在公主27岁之时,康熙皇帝又赐给了公主一个封号,便是恪靖。恪靖的含义为柔德、安众、谨慎、安定之含义。所以在公主27岁之时,他的封号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元年雍正皇帝晋封公主为固伦公主,所以在公主44岁之时,她的封号为固伦恪靖公主,固伦和和硕是级别的封号。清廷规定,皇后所生之女封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之女封和硕公主。所以啊我们公主在12岁受封的时候,仅是和硕公主,出嫁之时也只是和硕公主的身份,她的丈夫为扎萨克多罗郡王,所以公主府建造的规格全部是郡王级别来建造的。
这里我们为您展示一件复制品,它为珍珠团龙纹号,复制品,原品在于赤峰市博物馆之内,在1966年出土于到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荣宪公主的墓中,固伦荣宪是府邸主人同父异母的姐姐,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嫁予了漠南内蒙古巴林右旗,同样为满蒙联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贵的地方是在于您可以看到明黄色的断面上,用珍珠、金线穿枝了10万多颗珍珠,绣出了八条团龙,分别为肩上两条、前后各三条。每一条盘龙的身上的珍珠如米粒般大小,可称为极珠也可称为米珠,是珍珠中的上品,异常珍贵。
我们还为您展示到了公主的下嫁路线图。前方我们可以看到公主是由北京来到内蒙古生活的,她怎么走的呢?从京城到居庸关、再到张家口、大同、杀虎口、清水河,最后来到我们的归化城。这样的路线在于300年前来说是要走20多天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来到内蒙古生活的。
我们来到前方,您可以用手去触摸一下两边的墙壁,您会感受到墙壁中砖与砖之间是基本没有缝隙和灰缝的产生的,五扒皮砖技法为干摆技法。它是怎么做的呢?砖有6面,我们先加工齐5面,正面磨平,后方5面会像你去看成梯形,正面每一块砖的每个棱角磨成90度,整体砌好以后里面灌浆进行加固,所以一整面墙砌出来之后,基本是看不到缝隙与灰缝的,在上方。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砌法是有所不同的。上方为丝缝砌法,主要青砖,规格、大小以及保护程度会全部都一致,上下拥有不同的砌法,可以使我们的房屋更为坚固。
您可以看到居中的夹层、镶边,包括您所有踩到的阶梯、公主府全部运用为汉白玉的大理石。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处便是在于墙壁的下方了,不一例外,所有墙壁下方的侧面都会有这样的通风孔。古代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房屋内全部为柱子在支撑。为了防止木头的腐坏,所以在于外围一定会有通风口,这就是柱脚通风口。这里我手摸到的这一段可以称之为台明,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公主府最高的台明84公分,呼和浩特境内的所有府邸都是没有这么高的台明的。可以说到公主府当时建府的规格是非常高的。
现在我们上到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它可以称之为桥。丹陛桥是将公主的寝室与办公的地方相连的一道桥,那我们即将会跨过眼前的这一道门,进入三进院寝宫之处,这道门呢,称之为垂花门。叫它垂花门,是因为上方两边的垂莲柱形似一个倒垂的花莲而得名,所以我们称之它为垂花门。此门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进入的,在当时男宾就会在这里禁止入内,即使公主的丈夫想要见一下恪靖公主,就要先通报其奶妈,得到公主的允许才可以跨入垂花门的。女性也有一句话,叫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们所说到的二门便是这一道垂花门了。您还可以看到在门的下方左右拥有一对抱鼓石,上方的门眉上有四根小短柱,它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一句话,门当户对的体现。门当户对在哪儿呢?下方左右一对抱鼓石就为门当,上方四根小短柱为户对。上方的小短柱有时一对俩个,有时两对四个,只有皇家和官家才可以用到四个及以上的数量,普通人家只能用到两根的。
我们接下来跨过垂花门,您可以看到垂花门的正对面还有这样一道红色屏风遮挡,此屏风只有在婚丧嫁娶重要之事才会开启,其它时间我们会从两边来通过。为什么呢?因为您可以看到红色屏风的正对面就是公主的寝宫,这里有一眼不能望到头的说法。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三进院寝宫的所在之处。寝宫之前您可以看到这样一棵比较高大一点的树,它为榆树。榆树有一个寓意,榆下有子,子嗣繁衍,多子多孙便是榆树的寓意了。所以啊,要为您介绍一下公主的子嗣。
恪靖公主育有三子一女,女儿仅7岁便去世,她的三个儿子分别为根扎多尔基、鄂林庆多尔基以及格宅多尔基。额驸的家族共有7代,与皇家通婚联姻12次,建立了稳定而长期的姻亲关系。身后方便是公主的寝宫了,您可以看到它的规格,一开五间,分为有东暖阁西佛堂的形式,接下来请您进入到寝宫的内部来进行参观。来到了寝宫,我们首先可以进入到寝宫的东边,您会看到两边是有两扇大的屏风门的,此屏风门的制作为金丝楠木所制作不上漆,全部为原木烫蜡的工艺。这里拥有两个座椅,它的木材全部是黄花梨木所制作的。在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公主的床,床的制作也全部用金丝楠木所制作。她的梳妆柜为黄花梨木制作的,公主的床上还会放置一把如意。如意的真实作用呀,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痒痒挠,如您所意,不求人就为如意,所以它的作用便是痒痒挠的作用了。正前方您可以看到高高的柜子呢为红酸枝木所制作,这里还拥有一个小炕桌。小炕桌异常珍贵,它为公主下嫁的陪嫁之物,为小叶紫檀所制作的。这里就是公主的休息之处-暖阁。
接下来我们会去往西边第一个厅进行参观,家里呢,都会有客厅,那西边第一个厅就相当于家里客厅的样子。首先在后方,您可以看到这样一张床称之为罗汉床,躺在上方喝茶、看书、休息之处。罗汉床的下方拥有两个脚踏的陈设,您可以看到脚踏的上边都有两个轮轴和滚轴,它是可以转动的,脚放在上面就起到了足疗、按摩、休息的作用。在到前方为您介绍一个特别的用具,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木桌,它的制作为纯黑陶制作,独特的地方在哪呢?便是在于桌面,桌面上方整体是可以360度手动旋转起来的,上方转动,下方固定不动,他就像家里现在所运用到的玻璃转盘是一样的。北方的房间为佛堂,东暖阁、西佛堂,早晚参拜,信奉神灵之处。在佛堂中我们供奉了佛龛,以及佛教所会运用到的七珍和八宝。
“七珍八宝为佛教用语。“佛教七珍”又称佛教七宝,即七种珍奇宝物。它们是:金轮宝、主藏宝、大臣宝、玉女宝、白象宝、胜马宝、将军宝七种。“佛教八宝”亦称“吉祥八宝”或“八吉祥”或“八瑞相”等,即“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展开来就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罐)、金鱼(双鱼)、盘长(吉祥结)。
来到寝宫啊,您肯定会问了,300年前的冬天,我们的公主府会怎么取暖呢?寒冷的北方用火盆、暖手炉来取暖,肯定是远远不够。300年前我们就已经运用到了地暖来取暖了,您可以随我到外面来进行参观。外围您可以看到这里拥有一个木板的陈设,抬起木板的下方是一个比较大一点的洞,人们会在里面添煤取灰生火,那房屋内的整体的地下是铺设了烟道的,就是用到烟的温度和烟的走势,为整座店内来取暖。它便是300年前的地暖和我们现在东北的火炕是一个道理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我们就要去到三进院的西厢房进行参观了。古代的建筑您会看到房屋上方都会拥有彩绘。公主府同样如此,公主府的彩绘在于雍正年间公主去世之后,雍正皇帝便令人将它涂上了黑漆,涂成黑颜色,不是因为公主去世要涂成黑颜色,而是因为公主去世之后,由他的后人居住在了公主府,后人的级别都是没有到达公主固伦的级别的,所以是不允许用彩绘的。
在我们作为博物馆之时,发现黑漆的下方是拥有着彩绘的,所以我们对其的彩绘进行了完全复原。它的级别是低于故宫河西彩绘的悬式彩绘,彩绘的作用不仅有装饰的作用,它最重要的作用便是为木质结构的建筑起到防腐防虫的作用。彩绘也是很有含义的。我们在西厢房的上方段,您可以看到拥有5朵花的展示,它为佛手花,佛的谐音为福,福谐音就是希望公主能出门、进门都可以抬头见福的意思。在南边,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画有荷花或者是莲花的样子。荷花的寓意和和美美,莲花福寿相连。在北边呢,您还可以看到有牡丹、花开富贵,有桃子是长寿之意。您还可以看到还有一些石榴的样子,石榴便是多子多孙的含义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三进院的西厢房之内,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件展示文物,玉碟皇家族谱。清代的玉碟是保存唯一现今最为完整的皇家家谱,至顺治13年期,每10年续编一次,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上方写有第六女恪靖固伦公主的字样。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封公主为固伦公主,会颁发金册以示说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便是雍正皇帝封公主为固伦公主时所颁发到的金册。清朝早期册封公主他们会用纸册来册封,顺治11年改为了用纯金打制的金册来册封。咸丰6年因为国库的空虚,改为了银镀金。刚才所看到的便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用纯金所打造的金册了。册文有四页,上方分别用满文与汉文所撰写,意思大致为身为皇帝之女,婚配蒙古王官,高贵门第,缔结姻亲,共同帮助和建立封国之间的稳定与协诺。从字里行间我们是可以看出册封公主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事情。
我们的恪靖公主在这一座府邸里共生活了30余年,直到雍正13年的三月初九病逝于此,享年57岁。清廷规定公主要随夫葬,葬到蒙古国乌兰巴托肯特山的境内,肯特山为土谢图汗的长息之所。我们的公主是以火葬的形式运往到了蒙古国的,满族的先民会用火葬,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公主墓有墓藏与火葬共存,是因为后期吸收了汉文化的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们同样知道康熙皇帝是有20个女儿的,但是很不幸夭折了12位,仅有8位成长起来的一家人,六位公主就嫁到了蒙古满蒙联姻,两位公主嫁于朝廷重臣,我们的恪靖公主是第一位出嫁于漠北的公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公主的姐妹婚嫁情况表。
康熙皇帝是清朝时期将女儿嫁与蒙古最多的皇帝。恪靖公主的姐妹们也是满蒙联姻最直接的执行者。恪靖公主出嫁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那它的规模和规矩也是大且繁多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去到教厅为您介绍一下皇家的婚仪是有哪些?在教厅,直接映入我们眼帘的会是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大轿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轿子是我们复制皇帝大婚时皇后的一个仪仗队,它为16人抬大轿。刚才说教厅重点要为您介绍的是公主的婚仪,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边,公主的婚仪有哪些呢?
分别有订婚礼、铺陈礼、成婚聘礼、成婚礼以及归宁礼。订婚礼,宗人府管理大臣将所选额驸带至乾清门东阶下选定即日,额驸家要准备,1匹骆驼8匹马、羊81只、酒90樽,在午门前恭敬。订婚宴席会在同一天举行,之后为铺陈礼。铺陈礼在民间可以称作催妆或者铺妆,就是结婚的前一日,女方家将女子的妆点放置在男子的府邸进行布置,之后为成婚聘礼以及成婚礼同时举行。成婚聘礼,额附家会准备配有鞍配装置的马18匹,甲胄(zhou)18副,另外有马21匹,骆驼6只、羊81只、酒90尊,在午门前恭敬,成婚礼和合卺(jǐn)礼同时举行(旧时结婚男女同杯饮酒之礼),也就是夫妻二人举行交杯酒的仪式。最后便是归宁礼了,归宁礼为结婚次日公主与额驸回到娘家来行礼。我们所说到的归宁礼和现在结婚所说到的回门是一个样子的。那接下来我们要前往的便是公主府的第四个院落,他是公主的后罩房。后罩房在当时公主的丫鬟、侍卫以及包衣们所居住的地方,但是现今的后罩房是不予以开放的,我们可以看到的后罩房为游客们提供有母婴室,还有游客服务中心供大家来使用。
其实说到这里,可以说在我平时的讲解中啊,游客们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府邸的主人,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蓝琪儿公主吗?我的回答是-不是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是根据历史有所改编的电视剧,电视剧中满蒙联姻是真实的,但是据历史记载,康熙年间满蒙联姻是只有与漠南漠北去联姻的,并非与漠西去联姻。电视剧中说到,康熙皇帝将女儿嫁于的是漠西准格尔部的葛尔丹,但是我们开始有说到。康熙皇帝是三次亲征准噶尔部攻打葛尔丹的,在历史当中也是绝对不可能将女儿去嫁于这样的叛贼的。所以说蓝旗儿公主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并非我们府邸的主人和硕恪靖公主了。
您还可以向前看,前方呢便是公主府现今保存下来的后花园。300年前的后花园,它的规格是根据御花园的规格来建造的,拥有花园、马场、家饲鹰犬处以及子女读书处。规格之大,它的美景呢也堪称江南园林之美,这便是公主府现存的后花园的样子了。
我们讲了公主府也为您介绍了公主,那我们开始就要从东线讲起了,就会为您介绍一下我们公主的丈夫敦多布多尔济,以及喀尔喀蒙古的情况。我们前方这是东线的第一个展厅,那来到这里啊,你可以看到侧方为您介绍一下我们的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他为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达延汗的第八子,格勒森扎的第7代子孙,他的祖父为土谢图汗部的汗王长宏多尔纪,父亲格勒丹杜尔基为扎萨克多罗郡王,康熙31年父亲去世,敦多布多尔济继承了父亲噶勒丹多尔济的多罗郡王的位置,康熙36年迎娶公主,38年祖父去世,39年以长孙的身份继承了谢图汗的位置,同时被晋封为了和硕亲王。在与公主成婚之后,其实是没有太高的建树的,又因为庸劣被康熙皇帝降为了郡王。雍正元年,因为军功又被晋封为亲王,同年,因为公主晋封固伦公主,我们的额驸也被晋封为了固伦额驸。额驸于乾隆8年去世,享年68岁。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一整幅场景图的展示,此为康熙会亲图。这段历史是在康熙46年7月25日到7月27日之间,康熙皇帝后方携带了7位皇子,在漠北视察来到内蒙古的境内与女儿相见,这是额驸与公主在德尔基库莫多河迎亲时候的场景,这也是公主下嫁漠北10年之后第一次与父亲相见的场景。父女相见,情意浓浓,一派祥和,康熙皇帝还在公主府居住了三天的时间,此画卷是长达10.25米,宽2.95米的。你所看到画中设计人物有600多位,马匹五十,可谓场景的盛大。
有介绍了额驸,也有介绍了公主,我们公主与额驸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我们便可以看到他们进餐时候的场景,看一下公主与额驸唯一的面部成像展示。我们可以看到蜡像的展示,坐着的这一位便是恪靖公主。她的面部还原是根据父亲康熙皇帝以及抚养她成长的姨妈宜妃一起去还原了百分之50近50的相似度。丈夫是根据书画记载来还原的。在下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就餐食物的展示,为典型的满族小吃,例如驴打滚、萨琪玛以及豌豆黄,实行分餐制、食物一样、各吃各的、一式两份,他们是分开来进餐的。
接下来请您随我转身,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件宗教性的物品,他为清代喀尔喀山湖查马面具,查马藏语音译,意思是捂着、跳着的意思。茶马是蒙藏宗教的交流产物,于16世纪后半叶随同喇嘛教传入,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查马是以舞蹈的形式去讲述宗教故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查马面具狰狞,其不同颜色也是代表人物不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红颜色,便象征着一位能文能武、能征善战、保护百姓的英雄形象。
接下来呢我们还会通过后花园要回到公主府的二进院再继续参观。刚才说到公主府的后花园啊,有江南园林之美景,每年4月的时候,公主府桃花盛开,也是我们公主府最漂亮的时候。公主去世之后呢,公主的后人为了表达对公主的思念,选取了公主她最喜爱的后花园,作为了当时的祭拜之所。居中段一颗比较高大一点的树呢,便是当时祭拜公主的祭拜之处了,以表对恪靖公主的思念。来到后花园,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路面,我们区中段的路面啊,您可以感受到它是非常的平坦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两边是处于到一个倾斜的状态,倾斜的状态不是因为地基的塌陷是专门这样做的,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雨水的堆积。这就是300年前建筑的排水系统。
康熙皇帝时期清廷是大力扶持黄教的,而且我们土谢图汗部家族还出了两世活佛,请您随我到前方来进行参观。这个厅啊我们可以看到两世活佛是谁呢?首先一世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公主丈夫的亲叔爷爷,他对于喀尔喀蒙古内附于大清朝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多伦诺尔会盟之后,康熙皇帝为其建多伦汇宗寺,并且封其为大喇嘛允许乘黄教、坐黄车,肯定了其在漠北宗教领袖的地位。二世活佛是谁呢?是公主丈夫最小的一个儿子。一世活佛哲布尊丹巴圆寂时所说,上世申年和酉年之女。也就是说申年和酉年所生的女子所生的儿子,才可以封为二世龄童转世活佛。因为康熙皇帝驾崩,公主人在北京得到这一消息后,马上回到了漠南归化城选取了漠北和脱灰部塔不当之女娶为得了丈夫的侧室。隔年生有一个儿子最终被选定为转世灵童,雍正6年,年仅5岁的二世哲布尊丹巴受戒,次年在库伦旗升活佛宝座。康熙皇帝是非常重视这一位活佛的,要求,其亲生母亲以及亲父亲是要一直保护着他的。我们的二世活佛转世灵童在于乾隆22年的12月份,圆寂年仅35岁。二世活佛者布尊丹巴对于漠北的稳定也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以上的种种事情我们是可以看出,恪靖公主不仅接待宾客礼戴下属,谈历重务,她兴修水利、整治农田、建造青龙渠,还为自己丈夫家土谢图汗部黄金家族的地位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在这个厅的下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处特别的地方,一个金钱孔的样子,它便是三进院寝宫之后,我为您介绍地暖的排烟孔的一个样子,金钱孔的样子便是排烟孔了。
此为最后一个展厅了。展厅中会为您介绍一些宗教性的物品,映入眼帘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幅唐卡的展示。唐卡藏语音译因为绘制在布面上的卷轴画,此为佛祖卷轴形画卷,无量寿佛唐卡。此唐卡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的内容为佛光环绕之间为无量寿佛主尊。上层的内容您可以看到为三大成就者,左上角为天神,下方的内容为西方上进。唐卡是藏传佛教传播教义的重要传播工具,它的颜色历经百年清晰不褪色,因为它的绘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其颜料便是用矿物质颜料以及植物染料加上牛胆汁以及动物胶。所以百年之后的唐卡我们可以看到是依然光鲜亮丽,没有褪色。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一些蒙古族所会用到的用具,您可以看到有木克香盒,羊型木刻搅勺、盐羊角勺,以及木刻玩具的使用。
可以说清廷喀尔喀蒙古地处漠北,紧邻俄罗斯,是北边重要的一道屏障。在与清廷所建立的漠北民族关系史中,喀尔喀蒙古的与清朝的关系,体现了清朝重要的边疆政策。而我们和硕恪靖公主府的建立,也是典型的满蒙联姻的历史见证。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呢,您对我们的公主府有所了解,对于满蒙联姻这段历史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我们大家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旺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