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草原大国
中国草原面积3.9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9%。中国草原具有丰富的植被生态类型和草原景观类型,拥有大量世界著名优质牧草的野生种和伴生种。
从全球草原分布格局看,中国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景观和植被成分,拥有原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沼泽草地和次生的灌草丛。
古地理研究证明,中国草原形成于7000万年前,草原分布自东北平原跨越大兴安岭,经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直达青藏高原的南缘,绵延约4500千米,南北相距31个纬度,囊括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从不足50毫米到2000毫米,海拔则从-100米至8000米。
不考虑草原的自然地理特性,仅从行政区域分布看,中国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前3个省(区)为西藏、内蒙古、新疆。北方其它草原面积较大的省份包括青海、甘肃、四川、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南方草山草坡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秦岭-淮河一线(约北纬33°)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不同的草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导致草地生产力有别,比如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其载畜能力就不如北方典型草原。从畜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当前主要有六大牧区: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牧区,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西藏是全国最大的高原牧区,居第三位。青海、甘肃、川西北牧区分别是全国第四、第五和第六大牧区。
中国草原基本格局:北方温带草原、青藏高寒草原、南方草山草坡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具体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各类草地在全球气候坐标轴上占据着固定的位置,并与其他生态系统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草地一般位于从湿润森林地带两侧向干旱荒漠地带过渡的中间区域,草地地带的一端是森林生态系统,另一端是干旱(高寒)荒漠生态系统;靠近森林一侧,气候湿润,草群繁茂,生物种类丰富,分布着草甸草原;靠近荒漠一侧,雨量减少,气候干旱,草群低矮稀疏,种类单调,常混生耐旱小灌木,分布着干旱荒漠草原和灌丛草原;在湿润草原与干旱荒漠草原之间的广阔地带,分布着典型草原。
中国草原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空间格局和特征,基本上分为三大区域:北方温带草原、青藏高寒草原、南方草山草坡。
内蒙古草原概况: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草原面积13.2亿亩,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约五分之一),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内蒙古草原分为8大类,21个亚类,476个型,占全国草原地类的44%,植物种类2781多种。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类5大地带性草原类型,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89%。还隐域分布着山地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和沼泽类3类非地带性植被,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11%。全区草原产草量地带性差异较大。草原旅游资源富集,从东到西均有分布。印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势不高,总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拥有古代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有牧草王国之称。丰美的草原牧场,纯洁的蓝天白云,也是草原摄影的胜地。

一望无际的草毯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花朵,星罗棋布的湖泊像一颗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草原上。此刻的心灵仿佛被碧波的草原洗涤干净,异常清澈。

牛群、马群、羊群漫山遍野,它们吃草的样子,认真的样子中透露出萌萌的气息。看着悠闲吃草的牛羊,恬淡舒适的样子。这是我们最想要的理想生活吗?

穿上蒙古袍在草场骑马跑两圈,在金帐汗蒙古部落住一晚蒙古包。迎风高歌,草地打滚,感受幕天席地的乐趣。看一场日出,挤一次牛奶,泡一碗奶茶。待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地平面,细数繁星枕着青草香入眠。

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放马奔腾,追逐因晨昏交替而变幻莫测的风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原,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