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包头市东北约 70 公里,地处固阳县吉忽伦图乡,坐落在峰峦叠嶂、流水潺潺的五当沟内,颇有“深山藏古寺”的韵味。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最有影响、最为完整的藏 传佛教黄教派喇嘛庙,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并称为我国“黄教三大名 寺”。在清朝时期曾经一度是政教合一的地方。另外,五当召历来也是一所高 等宗教学府。
五当召-视频讲解(上)
五当召-视频讲解(下)
五当召是这座寺庙的通俗称谓,蒙古语“五当”是柳树的意思,“召”是 寺院。因为当年召庙附近的五当沟里柳树繁茂而得名。它还有一个藏语名称叫 “巴达嘎尔”,意思是“白莲花”。传说建寺院选址时,曾有“鹰衔经冠,奶 化白莲”的传说。选址人认为这是佛的属意,于是决定于此建召。此外它还有 一个汉语名称叫做“广觉寺”,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所赐。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凡一座有名的寺 院,都会建在风景秀美、环境优雅的地方。关于五当召的兴建,有这样一个传 说故事。
当年五当召的第一代活佛“阿格旺曲日莫(有的书中写作阿格旺曲,是音 译的不同)”学成归来,带领两个徒弟沿大青山寻找建寺庙之所,走到沙尔沁 召西山一带,突然天空飞来一只苍鹰,将他的帽子抓起来飞走了,师徒三人急 忙追赶,追了一夜之后,来到这里。师徒三人发现这里野鹿遍地、百鸟啼鸣, 景色十分迷人,又发现帽子被挂在树上,师徒三人拾得帽子喜出望外,这时东 沟里有一牧妇正在挤牛奶,旁边的小牛犊撒欢踢倒了奶桶,洁白的乳汁洒在绿 地上,正当大家准备帮助他们拾起奶桶的时候,突然间,小孩、妇女还有那头 牛都不见了,刚刚洒在地上的鲜奶变成朵朵白莲,这些预兆使阿格旺曲日莫下 定决心在此地建庙弘法。这就有了“五当召”最初名称“巴达格尔召——白莲 花”的由来。
庙址选好了,建庙要有一定的地产,当时这里属于达尔罕、乌拉特、土默 特三旗交界之地。庙址定于交界地敖包山之阳。在这一年祭敖包后,阿格旺曲 日莫向三旗王爷叙述了选庙址的经过,请求王爷给予拨地建庙,以便传经布道, 三旗王爷问,需要多大地方时,他说只要羊皮大就行了,三个王爷欣然同意。羊皮大的地方能建庙真是千古罕见,“阿格旺曲日莫”非常聪明,他让徒弟把 祭敖包的羊皮拿回去剪成细条,羊毛搓成细毛线开始丈量,结果是 6 千 7 百余亩,一张羊皮能量出如此大的面积,真可谓神仙妙术,三旗王爷有言在先,只 好把地给他。在过去,五当召庙产相当大,但后来却没有以前富足了。
五当召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主体建筑建在两条山沟汇聚的山坡台地 之上,东西两侧的山麓、平地上分布着一些附属建筑和僧侣宿舍,两座藏式白塔高高耸立。全部殿宇均为典型的西藏式建筑风格,寺院布局合理,和谐而统一。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惟一的纯藏式喇嘛教寺庙,它的建筑形制是以西藏名 寺扎什伦布寺为蓝本修建的,整个建筑体现了藏式结构的典型特征——平顶、 直墙和小窗,从外观上看,殿堂外墙喷洒一层相当厚的白灰层,上窄下宽,呈 梯形,平顶小窗屋檐四周是一条土红色的边麻装饰,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通风换 气扇。正中高悬法轮、金鹿、宝幢等,远远望去整个建筑洁白如雪,棕色的饰 带、黑色的小窗、金色的法轮金幢、红色的廊柱,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夺目, 四周群山环绕、苍松翠柏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顶部金光夺目,显得典雅壮观, 难怪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五当召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相传是第一世活佛阿格旺曲创建。重修于乾 隆十四年(1749 年),当时乾隆赐名为“广觉寺”。后经历代活佛主持扩建与 重修,发展成今天的宏大规模。
五当召建筑群沿山坡延展,由“一陵、三府、八堂、九十九栋喇嘛寝楼” 组成,占地 300 余亩。据说在鼎盛时期有殿堂仓舍 3434 间,僧人达1200 人。现在的主要参观点如下:
苏古沁独宫:
苏古沁独宫是五当召最大的建筑,建于乾隆 22 年(1757 年),位于整个召庙的最前列,是一幢三层楼的大建筑物,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底层前厅是经堂,内有 81 根贯通上下的立柱支撑,每根立柱都用绣有龙纹的绒布包裹,天花板上有透雕纹龙,顶上还悬挂着经幡和帛画。殿的正中是释 迦牟尼和 31 尊菩萨像,个个神态安详。经堂两壁绘有壁画,表现释迦牟尼一生 的佛传故事,构图复杂、造型生态形象。画中所绘的大量城坊、村落、帐房、 毡包均按清代早期现实生活绘制的,是研究清代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服饰的珍贵 资料。经堂可容纳千人,每年七月二十四到八月初一在这举行“嘛呢”法会, 这种法会是喇嘛教出于对观世音的崇敬而举办的佛教盛会,法会期间五当召盛 况空前,本召和其他寺庙的喇嘛七天七夜不停地诵经,同时还举行宗教色彩浓 郁的佛事活动。此殿正中是活佛的位置,其余依次为主持、喇嘛。喇嘛教宗教 等级十分严格。
殿宇后半部分正中供奉弥勒佛和文殊、观音二位菩萨,两侧高达 6 米的经 架上陈放着千余册藏文经卷,都是文革期间保存下来的。上边两层不对游人开 放。五当召各殿的石墙都有一米厚,都能保持冬暖夏凉。殿中有一铜壶,据说 诵经到一定程度法力高深时,铜壶就有水冒出,殿门外墙是惹人注目的四大天 王像,他们代表风调雨顺,旁边是六道轮回图。五当召同其他大型藏传佛教寺庙一样,设有神学院。神学院共分四部,每 部都有一座殿宇,每座殿宇教授不同的内容,建筑形式和佛像壁画也不尽相同。
洞阔尔独宫:
洞阔尔独宫为时轮学部,位于苏古沁独宫后,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 年),这里主要讲授天文、地理、占卜、历学和数学等等,所以该殿 又称为“时轮数学院”。沿阶而上,就到了洞阔尔殿前的平台,这个平台过去 是喇嘛学术升级考试时开展神学辩论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口试答辩场,中间 这个位置是主考官坐的。
下面参观的这个殿是由鄂尔多斯部准格尔台吉出资帮助头世活佛所修建的, 在这以后准格王爷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到洞阔尔殿给头世活佛拜年,这个殿最有 名的就是头顶的匾额,印有蒙、藏、汉、满四种文字写的“广觉寺”。匾额为 乾隆皇帝所赐,此殿供奉头世活佛“阿格旺曲日莫”,据说有求必应,十分灵 验。各位如有什么心愿,不妨一试。此殿是教授天文、地理、历法的地方,后 半部墙壁所绘的壁画都以黄色作底色,所以又叫黄庙。
五当召各殿所存壁画总面积 1050 平方米,为内蒙古壁画之冠,主要描绘佛 祖释迦牟尼一生及佛传经变的故事。因为各殿建成的年代不同所以壁画风格各 异,保存最完好的洞阔尔殿的壁画,至今已有 250 多年历史了。
却依林独宫:
却依林独宫也叫却依拉殿,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 年),是专门讲授佛教教义的地方,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哲学系,其建筑规模仅次于 苏古沁独宫。哲学院的地位最高,人数最多,哲学(佛教教义)是喇嘛的必修 基础课,每个僧徒入召前都要入此院通过考试,及格者可得到不同等级的“格 西”学位,有此学位的喇嘛才具备担任中小寺院或大寺院中僧学院的最高主持 ——“堪布”的资格。
却依林独宫的前厅为经堂,供有召内最大的一尊弥勒佛铜像,像高达十米, 雕塑造型庄严敦厚,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尊铜佛,是用黄铜分段铸制, 经过焊接而成。弥勒佛头戴五叶宝冠,装饰华丽,端坐于须弥宝座之上,手作 说法印,它是解释真理的大彻大悟者。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的佛法在若干年之 后,会自动消失,届时由未来佛——弥勒佛下凡普度众生,所以我们看到的这 尊半蹲半坐的铜像就是未来佛显示出一种即将走向解脱世人苦难说法相。
在喇嘛教中以左为上,铜佛左手是达赖一世,铜佛的右手是班禅一世,达 赖和班禅是均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两大弟子。这边左手戴黄帽的是五当召第 五代活佛塑像,五世活佛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养狗,五当召具有今日的规模, 大多成于五世活佛坐床期间,却依林独宫就是五世活佛时新建的。下首供奉的 是八大药王,旁边红头发的是他们的师傅,喇嘛教中把人的病分为 404种,每101 种为一类,即“治而不愈,治而愈者,不治而愈,求神拜佛”。五世活佛 旁边的这尊千手千眼佛也是法力无边的,各位今天的到来,他早就知道了。
阿会独宫:
阿会独宫为医学部,位于山坡最高处,建于嘉庆五年(1800 年),是专门传授医学之所。殿内设“纠德巴”(秘宗)和“门巴”(医学)两个学塾, 秘宗也称真言宗,西藏和内蒙古的秘宗也称为“藏秘”,以《大日经》和《金刚 顶经》为立论根据,理论繁琐玄奥,每年十月二十五日举行升级考试,但每次毕 业者甚少。医学部以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广论》和《说明秘经》为依据,供奉 毗卢舍那佛、药师佛、无量寿佛、白度母等。此外,该殿还供奉各种藏秘佛像和 许多类型的淫像金刚(俗称为欢喜佛)。
日木伦独宫:
日木伦独宫为教义学部,位于阿会独宫的右前方,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 年),是专门传授藏传佛教的教义、教规和教史的地方。殿内正 中供奉宗喀巴铜像,高达九米,楼上楼下,两壁的一千个壁龛内供奉有一千个 宗喀巴小泥像,同一姿势,同一表情,所以又称“千佛殿”。五当召自此殿建 成后,凡破土动工都要到这里诵经祈祷进行祭祀活动。
驯服殿:
紧靠着洞阔尔独宫的西侧,还有一座叫“当圪希德独宫”的小殿,又称为驯服殿,权限相当于现在的地方法院,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 年)。该 殿为两层建筑,楼下供奉着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吉祥天母等九 尊彩塑护法神,塑像神态各异,造型凶恶,令人生畏。殿堂的规模都比较小, 门板上倒挂着妖魔的皮像,驯服殿是惩罚那些违反教规的喇嘛的场所。
活佛府:
当召一世活佛居住的地方,建于 1784 年;章嘉府,位于驯服殿的后面是西藏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来内蒙古传教时的住所,建于 1842 年,当 时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总理内蒙古各地的喇嘛事物,是内蒙古喇嘛的最高 首领;三是洞阔尔府,是五当召历代活佛的居室,建于 1784 年,该府的建筑精 巧,有藏式花门,正屋前有白石台阶,石栏板上有望柱,前廊的天花藻井为八 宝吉祥图案等。
苏波尔盖陵:
在山坡的最上层是苏波尔盖陵(即塔陵),苏波尔盖陵建于五当召一世活佛圆寂前居住地旧址之上,是陈放历代活佛骨灰塔的灵堂,为一 世活佛修建,内有七座鎏金铜塔,铜塔具有覆钵式藏式特点,大小不一,打造 精美,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塔内放置着五当召一至七世活佛的骨灰。2017 年 1 月 8 日,五当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迎请第八世活佛荣归故里,此前他一直 在拉卜楞寺修学佛法。南壁供奉着一尊无量佛,手持宝瓶,结跏跌坐,姿态优美,这座陵殿小巧 玲珑,前后套连几个小屋,二楼是很小的佛堂和廊台,门廊处有一个大转经桶 和一排小转经桶,供信徒转经使用!
塞外名寺五当召“庙宇宏伟,比拟佛国”的壮丽景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