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是完成农业合作化和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杜会主义改造之后,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正在到来。当时的内蒙古地区经济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 交通不便,不但经济落后,而且在文化生活方面更加贫乏。而世世代代劳动、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正期待着富裕、繁荣、文明的日子能够在他们的草原上早日实现。对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人民的心愿,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曾多次指示,要求各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牧区的经济和文化。为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七年之前,已经在全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各旗县普遍建立了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主要任务的文化馆和文化站。但由于机构性质与队伍结构所限,这些“馆”或“站”难以深入到广大边远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面对这种情况,自治区文化局一直寻求解决办法,并于一九五七年初指示各地文化部门研究探讨这一问题。
一九五七年五月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在总结自治区十年工作的时候指出:“在经济文化建设工作中,曾经发生和仍然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有些工作不能很好地根据民族的和地区的特点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总的方针、政策,有时往往发生搬用别的地区的工作经验的偏向”(摘自《十年来的内蒙古》一文)。乌兰夫同志的这一指示使文化主管部门的同志们深受教育和启发。自治区文化局根据指示精神,认真分析了自治区文化工作特别是牧区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展览、图书等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关于在牧区进行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经指派,工作组由内蒙古群众艺术馆馆长于纯斋、文化局庆来、伊德新等组成。
工作组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兰旗、正镶白旗以及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等地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经过这次调查研究, 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致认为:鉴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民点极其分散的种种特点,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浩特与牧场。基于这一构想,便将准备试点组建的牧区文化工作队命名为“乌兰牧骑”。
为什么叫“乌兰牧骑”? 这一名称的来历是这样的:
参加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认为,文艺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果把整个革命事业比作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文化艺术事业就是一个枝叶。 一支小小的牧区文化工作队,就只能是枝叶上的一个小嫩芽了。在蒙古语中,“牧骑”一词是“嫩芽”的意思。取此寓意,参加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把这“牧骑”一词引伸为文化工作队。在这一词上又冠以“乌兰”二字。“乌兰”一词在蒙语中为“红色”的意思,象征着光明与革命。这样“乌兰牧骑”这一名词就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容,成为今天各民族人民群众都非常熟悉的“红色文化工作队”。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红色文化工作队”也就意味着乌兰牧骑所担负的任务是极其光荣和艰巨的,它激励着队员们的辛勤工作和奋斗精神。
周总理生前十分喜爱和支持乌兰牧骑事业,曾前后十二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对于乌兰牧骑的名称,他于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阁设便宴招待全国巡回演出乌兰牧骑队员时,从“牧骑”的汉语意义上作了新的解释和说明,使“乌兰牧骑”这一名称更加名副其实,寓意深远。周总理对队员们说:“牧骑吆,我建议要骑马,成个名副其实的 ‘牧骑’。骑上马,带上帐蓬,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
从此,“乌兰牧骑”便成了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和国内外观众欢迎的红色文化品牌,成为我们国家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文艺轻骑队的代表名称。是草原各族人民喜爱的文化轻骑兵,驰骋在辽阔、美丽和逐步富裕、繁荣起来的内蒙古千里草原上。
长年深入农村牧区活动的乌兰牧骑,曾多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历届中国艺术节和全国乌兰牧骑团队文艺会演与表彰大会,为内蒙古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