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下面以蒙古袍为例,介绍一下蒙古族的服饰文化。
蒙古袍是一种适用于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服装,同时也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是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作为蒙古族的传统服装,蒙古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蒙古袍出现前,早期的蒙古人为了遮体,使用植物叶子编制服装。从事狩猎业以后,他们用兽皮加工制作衣服,其保暖性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蒙古人的衣着逐渐开始采用家畜皮来制作,样式朴素,简单实用。据《蒙古秘史》记载,羊皮短衣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服装。唐宋以后,蒙古人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日益紧密,大批的布匹、绸缎开始走进蒙古族的生活之中。于是蒙古人结合这些原料,借鉴突厥和契丹的圆领长袍、束腰罩幞头、穿短靴等适于牧猎的服装样式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民族喜好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蒙古袍。据南宋彭大雅所著《黑鞑事略》记载:“其服右衽,道服领,少数为方领,以毡、皮、革、帛制作,衣肥大,长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男女样式相似。”蒙古袍按季节可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由于地理、气候、生产生活的原因,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袍子,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皮袍蒙古语称为“德勒”,一般由绵羊皮、山羊皮、羔皮、狼皮等制成,但也有狐狸皮、水獭、貂鼠等贵重皮毛的皮袍。夹袍、单袍、棉袍都属于布袍,蒙古语称为“特尔利克”,主要以棉布、缎、绫、丝绸等为原料。蒙古袍款式多样,有宽下摆和窄下摆袍、开叉袍和无开叉袍、直筒式和收腰式、单层袖口和马蹄袖口等款式。蒙古袍一般在领口、领座、衣襟、下摆开叉边上或镶边或滚边来加以装点,一般为右开襟,在领口、右襟腋下钉扣襻。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又大方。
蒙古袍在颜色选择上,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但依据蒙古族对颜色的崇尚和理解,蒙古袍最常见的颜色有乳白、红、蓝、绿等。白色代表圣洁、吉祥;红色代表高贵、热情;蓝色代表辽阔、忠诚;绿色代表繁衍、生机盎然。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这样既可以显示魁梧、健硕的身材,又便于生产、劳作;女袍则比较紧身,可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但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蒙古袍能成为蒙古族最喜爱的代表性服装,主要源于它超强的实用性。蒙古袍一般比较松弛宽展,这可以使蒙古人在马背上活动自如,而且还能保护弯曲的膝盖不受风寒。蒙古袍具有领高袖长的特点,这样既可以保护脖子和手腕不受蚊虫叮咬,又可以使乘马人持缰绳的手不被冻伤。此外,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常常会在夜里和衣而卧,这时蒙古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盛夏季节,很多蒙古人夜晚会选择睡在此可见,蒙古袍既可以作为睡觉的被褥,又可以作遮挡蚊虫的勒勒车上,铺上羊皮褥子,用蒙古袍盖住头脚,便可酣然睡去。由此可见,蒙古袍既可以作为睡觉的被褥,又可以作遮挡蚊虫的蚊帐。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穿蒙古袍必须搭配一条长短适当,颜色协调的腰带。腰带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束腰带主要有如下几个作用:第一,增加美感,抵御风寒。第二,减少疲劳,便于活动。宽大的丝绸腰带系于腰间,使牧民骑在马上,始终能保持腰部的稳定垂直,减少腰部疲劳,同时也使双臂活动自如,易于套马、拉弓等。第三,保护脏器,利于健康。纵马驰骋时,骑乘者的内脏器官容易因颠簸而受到损伤,系紧腰带可以保护脏器。男子系腰带几乎成了男子汉的一种象征,因此蒙古人将男子汉称为“布苏泰昆”(意为“系腰带的人”)。扎腰带时,男子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这样既可以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穿蒙古袍有很多讲究,在端茶敬酒的时候,不能捋袖,不能袒胸露颈,袍子的下摆不能从锅碗瓢盆上扫过。收拾存放袍子时,前襟要朝上,死人的衣服才朝下。领子冲西北方向放置,不能冲门。在缝制袍子时,忌讳留下线头。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且又极具代表性的服装,它是蒙古族智慧的结晶。蒙古袍不但方便了蒙古人的生活,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已成为蒙古族的象征物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穿戴传统服饰的时候越来越少,更多人开始选择现代服饰。蒙古袍则蜕变为只有在逢年过节、举办婚事或召开那达慕大会时才会出现的华美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