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是蒙古语,又称“脑包”“鄂博”,翻译成汉语是“堆子”的意思,指人们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头堆、土堆、木头堆等。过去敖句很普遍,几乎内蒙古各地的草原上都有,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柳树枝条围建的。敖包上多会插有柳枝,谓之“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鲜艳的神幡如同挥舞的手臂,不断地召,指引当地的牧民和远方的宾客。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视野开阔、气势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或水泉边,一般呈圆形,形状很像过去的烽火台。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敖包,一般呈圆锥形,西部地区呈塔形。敖包的出现,在草原上逐渐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一路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加几块石头或者几捧土,然后才跨马上路。牧羊人在放牧时路过敖包,总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块石头,以保佑人畜两旺。客人每到敖包跟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一般都扔3块、6块、9块石头,带表“六六大顺”或“吉祥”等。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敖包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敖包最初没有信仰作用,而是起指路、辨别方向和分辨行政区划作用。据《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可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茫茫草原如大海一般宽广和深远,没有可以指路的标志,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但是到了后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游牧民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树木都有生命,都是神灵。因此,也许是一棵大树、一块巨石都可能成为他们信仰的重要载体。在他们的原始信仰中,高大的雄伟的山体,就有通往天堂极乐世界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从而顶礼膜拜。久而久之,敖包的功用发生了变化,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于是,“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神灵在其位,世代传承,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各地牧民便纷纷以祭祀敖包的形式,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和对神灵的祈祷。
过去蒙古族的敖包种类较多,划分较细。有成年人崇拜的敖包,专供男人祭祀的敖包,专供女人祭祀的敖包;地区性集会的盟级敖包(楚古拉干敖包),旗级敖包(和硕敖包),苏木级敖包(苏木敖包);归一屯所有或归数屯所有乃至归一家私有的敖包等。从敖包的组成数目上看,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则是敖包群。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土堆圆坛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分为大、中、小3层,重叠呈圆锥体。每个敖包都有自己的名字,其名大部分以所在的山名或地名来定。
敖包是蒙古族的信仰和祭祀的主要载体,祭祀敖包是蒙古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随着明末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社会的广泛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早期的敖包祭祀是萨满教的主要仪式,敖包成为萨满教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敖包神被视为氏族保护神,祭祀时必须要有萨满跳大神。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萨满跳大神一般被改为喇嘛念经,祭敖包不再是纯粹的萨满教的祭祀活动,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紧密结合,使之具有了更加浓重的宗教色彩和神话色彩,从而祭祀活动变得更加的庄严、肃穆、神秘。
祭祀敖包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一般选择在农历五月或七月。每年农历五月,绿草遍野,南燕北归,草原上牧草繁盛,处处欣欣向荣,在此时节很多地方举行盛大的敖包祭祀活动。农历七月是草原上收获的季节,此时牲畜膘肥体壮,繁衍成群,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自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糕点等供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祭奠仪式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给大家享用。同时开始游戏,主要项目为“男儿三技”,并辅以其他内蒙古族的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还要开怀畅饮,尽兴狂欢。祭祀时,要请来众多的喇嘛诵经。祭祀一般要继续三四天,如同过节一样,远近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祭敖包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青年男女往往借祭祀敖包之机偷偷溜出,登山游玩,相互追逐,谈情说爱,私定终身。
1953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此片的插曲《敖包相会》随之一夜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传唱至今。《敖包相会》中所唱的,就是这种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蒙古人祭敖包不仅包括敖包,还含有祭地、祭山岳等内容,具有明显的自然崇拜性质。
祭敖包为重要祭祀仪式,祭祀敖包时,祭祀形式比较多样化。一般情况下,祭敖包的礼仪大致为四种。一是血祭。据传蒙古族在游牧时代,各家所有的牲畜系天地所赐,因此,为了报答敖包神的恩赐宰杀牲畜,在敖包前供奉。二是酒祭。据传天地诸神不仅喜欢食肉,也喜欢饮酒喝奶子。在祭祀时把酒或奶子洒在敖包供台前。三是火祭。蒙古族认为火可驱逐一切烦恼于邪恶。届时在敖包前堆干树枝或干牛马羊粪点燃,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把全羊及其他祭品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越好,因为这象征家族各业兴旺。四是玉祭。古代蒙古族有用珠宝、玉器作为供品的礼仪,因为玉石、珠宝价格昂贵,后来就没有人再用玉祭了,通常人用简单易移的石块,也有用硬币或纸币代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牧民通过祭祀敖包,进行大规模的集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具有了综合性的节日气氛。